黄达人中大今年招到“怪才”仅一人
自主招生、公平教育……在广东代表团的驻地,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接受了本报专访。他说,去年起,中大在自主招生中招“偏才”、“怪才”,可惜这类人才很难找,去年招3人,今年才招到1人!
中大招生坚持1∶1录取
羊城晚报:中大在阳光招生上有什么尝试?
黄达人:教育部要求招生出档比例最大可以达到1∶1.2,以广东为例,我们在广东招生最多,我们做到了1∶1出档录取,也就是说假如我们招4000名学生,就从高分往下排,给我4000份档案就够了。
羊城晚报:什么时候开始的?
黄达人:是2004年开始的,今年我们肯定也这样做!
倾力发现“偏才”“怪才”
羊城晚报:现在的自主招生也让人十分关心。
黄达人:从去年开始,中大的“自主招生”分为A、B类资格,A类是综合素质比较好,最后采取加分的办法,给予录取。B类主要是针对特别有特长的考生,资格候选人直接参加专家组“深度面试”,如果被认为是在创新实践或学科专业方面表现突出的特别优秀的学生,即便高考成绩未达到重点线,也可被中大录取。
羊城晚报:为什么要招这些“偏才”、“怪才”?
黄达人:对B类学生,我们简直可以说是倾全校之力进行选拔、面试。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大精力呢?现在的高考制度对天才、怪才是不利的,钱钟书、华罗庚这类人参加高考,是考不出来的。
“偏才”“怪才”越来越少
羊城晚报:中大招的多是高分考生,您不担心B类考生影响学校质量?
黄达人:我们规定,B类自主招生不超过自主招生总数的5%,我们一年自主招生计划达到400多人,也就是说可以招收近20名“怪才”,但去年,我们层层选拔,只挑中3名。今年,我们才招到1个文学类的。
即使我们招收的所有B类学生情况都不理想,其数量也不过是个位数,不会影响大学的整体质量。
羊城晚报:这类“偏才”、“怪才”好像很难找。
黄达人:何谓“偏才”、“怪才”,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们的老师对B类考生面试后得到的一个感受就是,现今“一刀切”的应试教育,把学生的基本棱角都磨掉了,把“异类”全部铲平了。你想挑非常有特色的,很难,凤毛麟角。
逐年降低在职博士生比例
羊城晚报:现在有人对在职硕士、在职博士有非议,认为在职研究生中办干部班、老板班,有时是零淘汰率。
黄达人:中山大学不存在这样的情况,我校博士生从申请答辩到获得学位,通过率约为70%;硕士生从申请答辩到获得学位,通过率约为90%。怎么能说是零淘汰率呢。而且,从2000年起开始采取措施降低在职人员攻读博士生比例。2000年时我校博士生中的在职人员比例约为40%,目前这个比例已下降为 22%,并且在职人员中的80%以上为高校教师和科研院所的专职科研人员。
羊城晚报:为什么要这样做?
黄达人:我们学校现在有博士生4100人左右,每年包括全日制和在职的,招生1150人左右。下降在职博士生招生比率,是我们自己要求这么做的。我认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别是博士生质量是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博士研究生是我校科研的一支重要生力军,要提高其对我校的科研贡献率,我们必须逐年降低在职的比率。
本报特派记者 尹安学 崔朝阳 许琛
【关于我们】-【 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