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让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一跃而为天之骄子的位置。
——苑德军(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我们那一代经历了知识荒漠、文化荒原、精神迷惘,在绝望之时,恢复高考让生命又充满渴望。
——孙慧玲(黑龙江大学马列主义学院教授)
1977年8月,邓小平在一次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听取多位专家发言后决定:恢复高考。当年冬天,中国恢复了因“文革”而停滞10年的高考,首批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他们中的很多人,如今已成为政商学界的中流砥柱。中国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传统也从此复苏。
【人物故事】
从“北大荒”到“北大”的命运之旅
1977年夏末,25岁的黑龙江民办教员海闻看到《人民日报》上一则新闻后,浑身为之一振:这年冬天,高考要恢复了。此时,距离他1969年来黑龙江省虎林县红卫公社落户已整整9年。
“我要上大学”,海闻下定决心。由于文革原因,海闻当时只有初二的文化程度,在北大荒期间,不少人通过关系回城了,也有人回到中学读书,可他受父亲“右派”身份影响只能留守。高考是他惟一的出路。
从看到新闻到考试只有三个月了。为了不影响白天的工作,海闻买了一捆白蜡,每晚挑“灯”夜战,计划从初一的课本开始温习,高中的课程则全靠自习。那段日子太艰苦了,因为时间太紧,刚开始自学了一部分物理和化学科目后,他发现这两门课在短时间内很难全面掌握,于是当机立断改参加文科考试。
高考如期而至?忌侨然鸪斓乇枷蚩汲,组成了当年黑龙江省的200万报考大军。在考场上,海闻顺利完成了命题作文《每当我想起东方红》、每门功课发挥正常,以黑龙江195比1的高考录取比例胜出,考入了憧憬已久的北京大学,成为当年北大在全国24万考生中录取的900人之一。
命运从此逆转。1978年,在北大一间普通的男生宿舍里,海闻和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开始就“私营经济是否应该存在”、“什么是民主政治”等话题展开激烈争论。海闻说,他们在感受观念上的冲击和挑战。
当时北大经济系时任系主任是1927年从哈佛回国的陈岱孙教授,同有留学背景的厉以宁任经济系老师。受他们影响,出国留学、学成报效祖国成为海闻的下一个目标。博士生毕业后,他放弃了美国大学给的终身教授职位与高额薪酬,与芝加哥大学的林毅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易纲、英国牛津大学的张维迎等6位“海归派”先后回到北大!拔颐且煌戳⒘吮本┐笱е泄醚芯恐行摹!焙N判ψ潘。
翻看他在北大荒与老乡的照片,海闻感慨万千,“我们的大学是与改革同步的。即便我不上大学,我相信仍会有很多机会成就人生。改革带来的机遇是多方面的,但高考带来的改变,无疑是最直观而真实的。”
大事件
●1977年6月-9月,招开两次高校招生座谈会
●1977年10月12日,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
●1977年12月,全国570万考生齐上考场
●1978年7月, 610万考生进入考场
- 考勤
1977年12月11日-13日,全国570万年轻人开始争夺27万个大学生名额。1978年7月,又有610万人进入考场。1978年春天和秋天,两级学生走进大学,也成了高考史上的特例。
- 考问
高考应“英雄不问出处”
●袁桂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学专家
对高考来说,是“英雄不问出处”,知识决定命运。目前的高考制度确实有必要调整。我认为,首先,应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设置方面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大胆创新。其次是给学生更多个性化发展空间,让其根据自身情况和专业要求,找到更适合其发挥优势才能的发展方向。三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储备,比如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在团队中协调合作的能力、执行力和管理力等,尽快适应毕业后社会竞争的需要。
需要更多技术用于招录工作
●富砚斌,北京昌平区考试中心主任
1977年,录取工作都靠人工操作,为了提档、退档,招生工作人员要用两条腿不停地在录取现场和高校之间跑,工作量大,速度慢。80年代的高考录取现场,录取院校分10多个组,招办联络员也分10多个组,一个招办联络员对口一组招生高校。为了联系考生,打电话要排长队,经常要工作到凌晨两点。1999年,教育部指定北京市进行计算机网上录取试点。2003年,在京招生高校全部通过远程网上录取,原先要500多人的工作量现在只要70多人。以后应有更多更先进科学技术运用到高考的命题、考试、阅卷、统分、报考、招生、录取等各环节,用更加科学的理念和手段促进我们的高考制度进一步完善。(郑晓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