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有关2007“作家富豪榜”的新闻陆续登上多家媒体,郭敬明、于丹、易中天位居前三,“首富”郭敬明的收入为1100万元。然而消息一出来就引起了多方争议,作家“群起攻之”,认为自己“哪儿来那么多钱啊”,评论界人士则认为“此榜无聊”,而制榜方却始终以“让大众了解文坛信息”为理由。
一片喧闹中,重新审视这条新闻,记者发现制榜者是一位不满23岁、高中就退学、却顶着“首席记者”光环的“80后”吴怀尧;随着采访的深入,更多疑问浮现出来:吴怀尧为什么会选择跟媒体合作制作该榜?他从哪些渠道获得作家收入来源?如果这些渠道并不权威,如何保证这些信息是客观真实的?……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进行了相关调查。
“作家富豪榜”乱象中的追问
世上万物,一旦跟钱扯上关系,立即就会乱象频生,最新的例子就是日前出炉的“2007作家富豪榜”。11月9日,记者与制作此榜的吴怀尧取得联系,就该榜出笼的前后做了相关采访。
追问一:为何与媒体共同制榜?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其实“作家富豪榜”今年并非第一次出来,去年已经有过一期。今年的榜是由吴怀尧和西南某媒体合作完成的,该媒体是此榜的首发人,当天拿出了四个版刊登相关内容。
在谈起榜单出炉之源时,吴怀尧直言不讳地说:“去年我做了第一期榜单之后,这家媒体的朋友就来找我,希望我做下一期时能跟他们合作,今年也有些媒体找我合作,但我已经答应了西部那家报纸。有这个意向是很早的事情,但从调查开始到结束也就40多天时间!
关于调查所用经费,按吴怀尧的说法,调查工作的经费有一部分来源于他所供职的“排行榜网站”,另一部分则是自费。“网站给了我一些差旅费,另外也花不了多少钱。”据他透露,那家合作媒体为这一期稿子支付只是以“特约记者稿件”标准所支付的稿费,后来该媒体有关部门负责人也证实了这个说法。
当记者问到该榜的“经济效益”时,吴怀尧说:“曾有媒体找我,说要把这个榜单商业化,做成一个品牌,但我觉得这样做失去了文化意味,没有答应。”
追问二:作家收入数字从何而来?
“作家富豪榜”出来后,很多人对其中数字来源表示了疑问。
有关作家收入数字搜集过程,吴怀尧是这样解释的:“先是选取大城市的书店,跟书店老板聊,让对方列举今年作品卖得好的作家,他大概可以给出50名左右,然后到下一家书店,重复上述工作,最后发现作家名单重复度达到90%。根据这个名单,就可以圈定作家作品,然后再查他们作品版权页的印数、跟相关出版社发行部门核实,此外,还综合北京、武汉和成都等地图书批发市场提供的数据,最后根据出版界大体的版税税率换算出结果。基本是书的印数乘以每本的价格再乘以版税得出的结果!
记者问到他调查的地方时,吴怀尧回答:“今年采访的是北京、武汉和成都三个城市80多家大小书店和图书批发市场。北京、武汉、成都在地理上形成一个圈,我觉得很有代表性!
以三个城市的几十家书店和图书批发市场,是否能得到全面、权威的版税数字?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早在2004年北京市就有6000多家图书销售门店,而上海、广州、西安其他等地书市规模并不在他所选的三个城市之下。
“选择这三个城市只是说,书可能卖得比较好的地区!弊骷沂由皆诮邮芗钦卟煞檬彼,“但要是从全国大局来看,我觉得肯定有出入!
追问三:版税数字是否可靠?
“作家富豪榜”之所以引人注目,关键还是在“富豪”二字上,而不少上榜作家并不认同这些收入数字,比如作家陆天明,在榜上他有250万收入,但是他回应说,2007年他没有出一本新书,没有创作完成一部新书或新的电视剧。只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了5000册他的《省委书记》,还没拿到这些书的版税,他感叹:“即使能拿到这份钱,离‘250万’还是有相当相当的距离!”而《亮!、《血色浪漫》的作者都梁以收入400万元上榜,他干脆就称该榜单“胡说八道”。
当记者就此询问吴怀尧时,他的回答颇令人惊讶:“陆天明是最近两三年的版税,”他说,“陆天明老师有几本书这两三年都卖得很好,去年的作家富豪榜他排在30多名,今年就升上去了。”
记者追问:“那你算他时,把全部都算到今年的了?”他回答:“对,陆天明算的是最近三年左右的!蓖鼻康鳌罢飧鲈谥瓢袼得骼锲涫刀夹戳,很多人没看仔细”。记者又问:“有的作家算了最近两三年的,有的作家只算了今年的。那你这榜单岂不是标准不统一?”他很“幽默”地回答道:“这更说明问题啊,陆天明三五年卖不过郭敬明一年。”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