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出口美国的食品安全风波渐渐平息之时,新的情况又已出现。根据新华社的报道和本报记者的调查了解发现,近日中国输美食品数量骤然减少,一些中国输美食品的零售价格已经呈现明显上扬势头。
中国输美食品涨价,令不少美国消费者叫苦不迭。若分析输美食品涨价的原因,恐怕跟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相关,也会与人民币持续升值产生的影响无法分开,但若从这次输美食品涨价更为直接的原因看,应主要是因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全面加强对中国输美食品的检验检疫所致。中国输美食品要通过美方的检验检疫,既花时间,又花金钱,使得成本上升,涨价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显然,美国FDA对中国输美食品实施更严格的质量标准,与今年3月以来中国出口美国食品质量风波有密切关联。而FDA对部分中国食品实施进口限制和采取更严格的检验检疫标准这一现象背后,部分反映出的仍然是美国一些利益集团借此制造新的贸易壁垒,从而达到其贸易保护的目的,直接伤害到“中国制造”在美国市场中的利益。
现在回过头来看前一阶段的中国出口食品安全风波,其中真相已经明晰。我们固然不排除个别出口企业在利益的诱惑下,缺少质量意识,输出了不能达到美国相关标准的商品,但总体而言,中国出口商品在质量上是过得硬的。但美国一些舆论不仅对相关质量问题过度渲染,个别参议员甚至建议专门设立高级官员来统筹检查进口商品的质量安全。而FDA这样的政府机构,也很快采取了措施。
美国FDA的举措无疑起了效果。一些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无力承担高昂的检验检疫费用,被迫自动减少甚至停止出口美国市场。当然,受到伤害的并不仅仅是中国的出口企业,美国消费者享受物美价廉的中国出口商品的权利也在无形中被剥夺了,更让美国已经很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雪上加霜,对美国宏观经济造成更大的伤害。而目前已高达5.25%的美国利率已足以让次级房地产抵押债券的危机蔓延,并引发上周美股大跌,美国当下的经济金融形势可谓相当严峻。
美国一些利益集团针对中国出口商品刻意制造贸易壁垒,其“双刃!钡男вμ逑至顺隼。为阻击“中国制造”,刻意推行贸易;ぶ饕宓氖虑,欧盟也没少做,但欧盟已经尝到了这种人为贸易壁垒的苦果。近日欧盟酝酿取消针对中国节能灯长达6年的反倾销税,便是生动的例子。欧盟原先的政策,不仅没能;づ访酥饕慕谀艿婆萆痰鹿匪估使镜睦妫炊访吮镜孛裰谠黾恿松畛杀。欧盟酝酿取消反倾销税,当是尝了苦涩滋味之后的有利选择。
事实上,美国也曾对“中国制造”作过多轮反倾销调查,不过调查结果并不遂其心愿。原因很简单,美国走上了一条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道路,其经济的福祉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美国经济更为依赖世界廉价的商品与资金。美国人的消费指数正在上涨,而中国产品已经成为很多美国家庭生活的必备品。在这样的条件下,仅仅因为一些利益集团的蛊惑,以及为这些利益集团代言的政界人士刻意制造的事端,就阻击“中国制造”流入美国,显然并不符合美国的总体利益。
中美两国利益主体之间的利害关系错综复杂,但整体而言,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大于摩擦。近年来,中美经济的相互开放和彼此渗透,使得各自国内利益的链条得以延长,从而也促生了中美间的一些“跨国利益集团”。这些“跨国利益集团”根植于中美两国的土地与市场,各方利益的融合与渗透更为复杂。也因此,传统的利益区隔方法难以适用于不断变化的现实。
这意味着,中美经贸关系注定是场“双向”游戏,应以双方根本利益为目标,以深入合作为主轴。最近几年来,无论是美国制造业界,或是金融利益集团,都在极力推动人民币升值,其背后的政治逻辑和利益逻辑已是“路人皆知”。但应当看到,美国从来是“中国制造”的主要受益者,近年来,中国出口的大量廉价商品帮助其抑制了通胀的可能。而中国的出口商品,包括食品在内,事实上是美国市场的自发选择。无论美国的一些利益集团和政府机构利用关税手段,或是利用各类变相的贸易壁垒,都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中美两国之间现实的分工格局,也只会给美国消费者的利益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