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世界银行在北京发布的最新《中国经济季报》预测,2007年中国的GDP增长为11.3%,2008年低于11%。
世行中国高级经济学家、《季报》的主要作者高路易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经济没有出现明显过热的现象。《季报》指出,8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升至6.5%,达到十年以来的最高值,远高于央行3%的预定目标。迄今为止,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上升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的上涨,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际食品价格的上涨造成的,而剔除食品后的通胀率在7月份仅为0.9%。这是因为政府对一些价格的行政控制,特别是对燃料和一些公共产品的价格控制,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第二季度,GDP平减指数(最全面反映通胀的指标)同比上升3.3%。
世行预期,消费者价格通胀率从2007年晚些时候开始回落,但存在通胀继续上升的风险。目前世行预测,2007年经常账户盈余为GDP的11.9%。外部失衡仍然是主要的宏观经济问题。
尽管目前还没有严重的需求和价格压力,但是非常强劲的需求增长最终有超过供给增长的风险。因此,政府已经正确地着眼于避免需求过度以及食品价格上涨所可能引发的全面的通货膨胀,今后还将需要不断减少流动性和提高利率。
然而,主要的宏观经济调整的任务还是抑制贸易盈余,而实际汇率升值是最为显然的政策工具。
《季报》认为,主要的挑战还是经济结构调整。这要求采取财政和结构性政策措施。尽管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最终将消耗掉中国的剩余劳动力,但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很快出现。
《季报》指出,近期的金融市场动荡有可能会影响中国经济,但是中国具有较好的吸纳这种冲击的能力。通过中国金融机构所持有的海外资产的损失,以及金融市场动荡对中国市场的传导所造成的影响似乎是有限的。需要指出,尽管世界经济仍然保持活力,但主要市场的经济出现滑坡可能会对中国经济造成明显的影响,原因在于出口在中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巨大。(李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