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资本市场终将定格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身影。并不是特定的哪一家,哪一批,甚至哪一个类型,而是作为一个整体,上市公司大股东注定无法被忽略。
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们,以最实际的行动在股市低迷的日子中表达了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呵护之意,对公司前景的坚定之心,他们所掀起的增持浪潮宛如划过天际的白色闪电,开启了A股弱市格局增持的风潮,亦让上市公司回购在这种温暖的氛围中产生。
政策特辟绿色通道
时间追溯到2008年的8月,当月解禁的大潮摆在眼前,伴随着宏观调控、通胀压力、次贷;⑸鲜泄疽导ㄔ鏊倩芈渲疃嘁蛩,促成了表面平静背后的暗流,包裹在夏日的躁动不安中,股指陷入微妙时期,而个股面对解禁压力则噤若寒蝉。
在此之前,为了能够稳定市场,约束大小非抛售解禁股的冲动,证监会自4月开始连续出台政策,包括推出大小非大宗交易平台、颁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规范减持等;ι罱灰姿擦⑾冈蛲蓖ūㄅ牢ス婕醭职咐,剑指大小非解禁。而后证监会加强大小非减持信息披露,要求大小非减持需定期披露。
然而时间终将会把市场推到解禁节点,这是上述规范化政策也无法改变的。此时再也没有比增持更符合时宜的提议了。这一在成熟市场较为普遍的行为通常被施加严格但也相对富有弹性的监管措施,在股市低迷时期往往能够起到引导投资价值、维护公司的公信力的作用。在2002年香港股市低迷时,长江实业等一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曾通过增持股份向市场发出积极信号稳定投资信心。
而在这一轮股市调整中,虽有零星几家大股东表示研究增持计划,亦有丽珠B开创的B股回购先例,却尚无A股市场的大股东普遍性增持,面对市场的呼声,当时大股东自由增持“先审后行”的规定客观上对大股东的增持也并没有提供多少便利空间。
星火要燎原,也要借助政策东风。
2008年8月2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修改后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其中第六十三条规定,“在一个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的,自上述事实发生之日起一年后,每12个月内增加其在该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不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规定提出豁免申请的,由事前申请调整为事后申请。由此,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增持行为将更具有灵活性。
同时,该管理办法还规定了“经政府或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进行国有资产无偿划转、变更、合并,导致投资者在一个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占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比例超过30%”等其他六种情形下,可向证监会申请以简易程序免除发出要约,申请程序则与修改前一样。
在此方案修改前规定,如果大股东所持股票比例达到30%,再增持公司2%以上股份时,必须事先提出豁免申请。而这项原规定显然不利于大股东增持方案的实施。新规定相当于为大股东的自由增持开辟了绿色通道,节约了时间成本,从而鼓励大股东对上市公司实施弱市增持。
多个维度“立体增持”
8月31日,两家央企下属企业率先打响增持第一枪。有研硅股的控股股东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从增持公司股份22.724万股;新兴铸管控股股东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增持公司股份769.6163万股,分别占当日两只股票成交量的12.83%和58.75%,当日两只股票分别上涨4.23%、8.37%。而上述两家大股东均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国有企业,有研硅股的大股东有研总院更是当初首家提出主动延长限售股锁定期的国企,在两场战斗中都起到了引领作用。
此后的大股东增持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由于一些央企下属企业的大股东控股比例高、现金流充裕,而相关公司的股价随着市场调整处于估值边际,这些公司被寄予了厚望。
9月18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增持其控股的上市公司股份,支持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回购股份”,这更加剧了市场的期待心情!笆裁词焙蛟龀帧比〈恕笆欠裨龀帧背晌谐∽畛<囊晌。
政策的鼓励,股价的低估,此时此刻,A股市场的增持环境从未如此宽松过。
央企立即响应。第一个出列的中国石油在9月22日称,中石油集团已通过上交所系统买入6000万股中石油,并做出了继续增持的承诺。而后截至10月初,也就是政策发布一月左右时间里,包括中煤能源、招商地产、中国联通、中国远洋等多家公司大股东纷纷跟进。
几乎同时,日照港,光明乳业等近20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加入了地方国资增持阵营,宣布了增持计划。非国有资本也不甘落后,中炬高新、金发科技、康美药业、英力特、大洋电机、德美化工、等公司大股东作为非国有资本的代表,也在积极行动——或安排控股股东子公司出面,或请控股股东的控股股东出山,通过一致行动人的增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控股股东的资金短缺问题。
据统计,新规发布后的8月底至11月初,沪深两市10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东增持公告518次,增持股份市值约250.46亿元。其中,8月、9月是上市公司股东增持的多发期,完成增持金额161.02亿元。在此期间,大股东增持资金成为了可贵的入市力量。
上市公司回购现身
毫无疑问,这场多维度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自由增持行动是前所未有的,大股东的这种举动,有助于为投资者树立明确的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作为财务投资者的“小非”减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前一阶段信心不足的A股市场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和其他积极因素一起,共同营造了10月底以来的股市“暖冬”。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自8月27日证监会发布增持新规以来,沪深两市累计已有132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股东增持公告,主要涉及房地产、化工、钢铁、商业、医药等行业。而因为指数在11月初开始回暖,10月底以来增持的股东多数能够实现账面浮盈。这132家公司中,今年前三个季度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实现增长的有 83 家,其中鼎盛天工、盘江股份等 39家增幅超过了50%。
就在大股东忙于增持的时候,与增持堪称“双生花”的回购也终于在大股东所创造的良好增持氛围中现身,这次是天音控股、海马股份两家企业站了出来,成就了此次A股回购的典型。
10月31日宣布回购计划的天音控股也是自9月22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补充规定》之后首家回购股份的A股上市公司,成为敢于掏出真金白银的第一家上市公司,而且时间紧张——该公司公告回购报告书可实施回购,距离第一期回购只剩下11个交易日。而截至12月17日,该公司共回购358.89万股,耗资1242万元。虽然距最多回购1000万股的目标尚有差距,但在有限的时间中,这一成绩仍体现了其维护公司股价的决心和信心。
至此,弱市格局下的增持和回购双双现身2008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尽管有人说,无论是大股东增持或者上市公司回购,终究是表率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但是,在2008年市场低迷时期兴起的大股东增持意义非同一般:它宣告了A股市场同样可以通过大股东增持这一良好的市值管理工具来稳定股价,证明了我们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在非常时期同样有着极高的姿态和能力以应对不稳定因素,同时也预示着A股市场又向成熟市场迈近了一步。
这一步对于整个A股发展历史来说虽小,却是大突破。(赵一蕙)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