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MR.HU”,在印度颇具影响力新一期《OUTLOOK》杂志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成为了封面人物。11月20日至23日,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 “CHINDIA”(China+India中文意为“中印大同”)概念在全球红极一时。
就在这次国事访问圆满结束五天后,11月28日德国驻印度使馆即发表声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计划投资5.3亿美元,在印度新建一家汽车制造厂。几乎同时,最新的印度《汽车发展规划(2006~2016年)(草案)》也正式出台,最引人注目的是“未来10年印度将致力成为全球汽车制造中心”。语气似曾相识,只有喜马拉雅一山之隔,在中国福特汽车采购中心宣布采购汽车零件及系统将超过26亿美元(约合200亿元人民币),供应其全球福特汽车的生产与售后服务系统。此前戴姆勒-克莱斯勒与奇瑞也宣布了小型汽车代工计划;英国伦敦黑色出租车制造商Manganese Bronze与吉利的黑色出租车代工计划也在进行中……
当汽车制造外包演变成全球汽车企业降低成本、竞争求存的要义之时,中印都在渴望成为跨国公司军备竞赛的获益方。对于两个新兴市场的本土汽车企业来说,能够与跨国车企深度结合,不仅意味着可以赚取销售利润,更重要的是拥有了学习、提升,近而亲身参战的机会(中印两国都在强调大力发展汽车自主品牌)。
“它们的生产技能,实际操作能力,工艺水平,承担责任的能力都有相当的竞争力,”J.D. Power亚洲太平洋地区总经理Gerrit Kuyntjes评价印度汽车工业时称,“从质量方面来说,除了韩国以外,印度生产出的汽车质量是东南亚地区最好的!倍谒苤,印度的软件技术优于中国,人才国际化教育也比中国先行一步。
那么与印度汽车工业相比,中国的优势又在哪里?“这里我看到的更多是贫穷,由于印度贫富差距悬殊,大部分印度平民目前都以摩托车或老旧日韩车型为主要代步工具,他们的消费能力远远不如中国,”在印度首都孟买考察期间,某中国工程人员感受颇深,“不仅如此,在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他们也落后于中国!
第三方研究机构预测表明,2006年~2012年,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平均增长率仅为1%~1.5%的前提下,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率将保持在15%,而同期印度市场增长率是8%。从竞争角度看,中国汽车工业优势会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下去,但与此同时竞争也如影随行。
无论“CHINDIA”也好,“龙象共舞”也罢,我们必须正视中印合作与竞争属于问题的一体两面!爸泄挥姓易甲约憾ㄎ,才有中印双方各自充分发展的可能!敝泄д呷缡撬。正如印度总理所说的那样:“世界之大容得下中印两个国家!(中国经营报 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