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将是中国政府部门一次浩浩荡荡的大迁徙。
日前本报记者得到消息,本月底,原来负责新车审批“业务”的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官员,将悉数迁至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办公。
“发改委以后不负责新车公告的发布,我们也知道将来需要向工信部申报新车生产计划,但是迄今尚未接到正式文件和通知!比涨,长城汽车公司新产品推进部和吉利汽车研究员技术部的负责人均向记者证实。
据记者了解,原来由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和工业司主抓的汽车行业,将移交至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和装备工业司管理。不过在工信部正式实施汽车行业管理职能之前,整车生产企业仍然需要向发改委上报即将投产的新车目录。
一部一委三司
“管事的还是那些人,他们做的还是原来手头上那些事,对于企业而言,就像换了个窗口办同样的事,影响不大!8月12日,长城汽车公司新产品推进部一位负责给发改委上报新车目录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大部制”改革和工信部的成立并没有改变既定的产业管理政策,对于整车生产企业而言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8月11日,工信部向外界正式发布了“各司局任免通知”,工信部内设的24个司局人员悉数到位。这是继上月中旬国务院批准工信部“三定”方案后,工信部首次向外界公布各司局的任免名单。在这份名单中,来自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国斌等9名发改委官员,将调任工信部任职。
与汽车行业紧密相关的变化是,原来负责汽车行业管理的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官员,已被分别安插到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和装备工业司任职。例如,原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副司长王富昌已调至工信部装备工业司任副司长,原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国斌则调任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据悉,8月5日工信部已经向上述官员发送了任职通知书,他们也将很快到位,并开始履行新职。
值得注意的是,负责拟订主要汽车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原发改委工业司,则没有一位司局级官员进入工信部最新发布的任免名单。这很可能意味着,在产业政策司并入工信部后,发改委工业司仍将保留在发改委。据知情人士透露,发改委工业司负责汽车行业管理的一位副司长、车船处处长都将继续留在发改委,不会进入工信部工作。
至于工信部的处级官员中会有多少来自发改委,目前尚不得而知。“司局级人员的任免名单已经公布,处级人员任免通知还没有下来!惫ば挪堪旃挛糯Φ囊晃桓涸鹑巳涨案嫠呒钦,目前除了原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国斌已经到工信部办公外,其余来自发改委各司局的官员,都尚未到工信部正式就职。
不过对于汽车行业的监管而言,“一部一委三司”的重新分工已经取代原发改委工业司和产业政策司职责:即未来将由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和装备工业司,与发改委工业司共同主抓汽车行业的管理。
发改委将淡出
8月12日,发改委产业政策司的一位副处长告诉记者,产业政策司所有官员都要“加盟”新组建的工信部,他们的办公地点也将于本月底由发改委转移到工信部,这意味着工信部产业政策司的绝大部分官员可能都将来自发改委。而记者当日在发改委的官方网站上注意到,发改委“机关子站”的名单中,已经没有“产业政策司”的链接。
“发改委本来就不应该管的那么细,‘大部制’改革初衷就是要将宏观监管与产业微观管理区分开来。”有观察人士指出,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完全并入工信部可能意味着,诸如新车公告、行业准入和投资项目审批等汽车行业的几乎所有的日常管理职能,都将悉数归于工信部名下,而发改委也将因此告别此前对汽车行业“事无巨细”的管理模式,回归到更侧重于宏观管理的“理想定位”。
据记者了解,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并入工信部之后,仍将继续负责汽车企业和产品准入管理,而发改委保留的工业司车船处,则主要负责对汽车行业“重大投资项目”的审批,并不会参与到具体行业的日常监管。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精神,发改委已经开始向工信部 “交出”对汽车行业的监管权。
而在工信部新成立的24个内设机构中,汽车行业的职能将主要集中在产业政策司和装备工业司。在上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中,明确规定了产业政策司和装备工业司的职责范围。
其中,工信部产业政策司的主要职责就是组织拟订工业、通信业产业政策并监督执行,提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及管理创新的政策建议;拟订和修订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的相关内容,参与投资项目审核;制定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方面实施汽车、农药的准入管理事项。
与产业政策司的明确分工相比,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对于汽车行业管理职能的定位却相对模糊。工信部办公厅总值班室的一位接线人员日前告诉记者,由于还没有固定办公室,装备工业司官员迄今尚未正式入驻工信部。按照相关规定,装备工业司主要“承担通用机械、汽车、民用飞机、民用船舶、轨道交通机械制造业等的行业管理工作”。
多头管理加剧
在部分监管权移交工信部后,发改委工业司仍将具备与工信部产业政策司、装备工业司共同对汽车行业实施监管的资格。汽车行业分析人士贾新光说,从工信部获批的“三定”方案来看,“大部制”改革只是部分监管权的执行主体发生了转移,而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善目前“多头管理”的格局。
“发改委把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制定这些事情下放了,却并没有彻底退出汽车行业的监管。比如汽车产品的‘新车目录’和‘投资审批’,发改委仍然有权参与其中。”在这一点上,工信部产业政策司的职能同样是“参与投资项目审核”。有评论认为,这意味着发改委将是汽车行业重大投资项目审核的主体,但工信部也将参与审核。
在整个行业监管主体中多出了一个工信部,而且原来主抓汽车行业的发改委工业司和产业政策司,也相应的演变成由工信部产业政策司、装备工业司和发改委的工业司“三方”协调的监管态势,对于亟须改变“多头监管”汽车行业来说,明显加大了管理难度。
有分析人士预计,新组建的工信部和发改委如何协调各自分工,将直接影响到新政策的出台效率和执行效果。记者了解到,目前有20多个国家部委参与到汽车行业的管理。除了发改委、工信部,汽车制造企业还要处理好与商务部、财政部、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等涉及汽车行业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咨询委员会秘书长腾伯乐日前告诉记者,寄希望一个“大部制”改革来彻底解决汽车行业一直以来的“多头管理”弊病,是很不现实的想法。(杨小林)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