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 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俄罗斯在1991年开始非正式涉足七大工业国组织,1998年正式加入,使该组织扩大为八国集团。本周末,俄罗斯首次以东道主身份召开八国峰会,双方告别了已知的过去,但也开始了不可预知的未来。
莫斯科在90年代初首次受邀在七国峰会上亮相,当时正值东西方冷战走向结束之时。七国集团原本是协调工业国经济政策的论坛,但它向俄罗斯招手却完全是出于政治目的。虽然名义上是积极交往,但实际上却是试图以西方体制套住俄罗斯,防止其再次成为危险的对手。
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七大工业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历经很多起伏。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是,由于俄罗斯在前苏联解体之后势力显著下降,在世界经济事务中没有地位,所以导致其他七国都不愿以同等地位待之。
可是,等到俄罗斯近年因能源出口大增而使国力明显加强之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却又抓住民主、自由和人权问题,来削弱莫斯科的道义和国际形象。俄罗斯希望昂首挺胸,恢复泱泱大国的地位,但却似乎永远有把柄被西方所利用。
对于此次峰会,普京政府寄予很大希望,决心要彻底改变俄罗斯在八国集团中无足轻重的现状。因此,从年初开始,莫斯科便煞费苦心地突出能源安全问题,并以此议题来主导八国峰会。确实,由于世界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俄罗斯作为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大国,在此议题上有绝对的发言权。但是,这一发言权终究还是被大打折扣。
在俄罗斯尚未加入之时,七国集团被称为富国俱乐部;此后,八国集团又自我标榜是民主俱乐部。直到今天为止,在其他七国眼中,所谓富国与民主,似乎依然不能适用于俄罗斯。该集团内部有此裂痕,就像是一桩错误的婚姻,双方都很痛苦。
然而,八国集团当前所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其存在的价值在降低。与其30年前成立时候相比,目前崭新而复杂的国际经济和政治局势,已经远远超出了该组织所具备的能力。
撇开中印等国来协调世界能源政策、货币政策和地区安全,其结果就可想而知。拒绝变化、拒绝吸纳和拒绝更新,这种封闭特征已经使该集团失去了活力,也使其高傲姿态的背后少了实质性内涵。(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7月15日社论;内容转载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