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5日电 国家发改委6月1日宣布降低67种抗肿瘤药品的零售价格。降价涉及3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幅23%,最大降幅57%,降价金额23亿元。与此前的历次药品降价相比,此次降价有何不同?会在多大程度上缓解看病贵?就这个问题,《人民日报》要求专家进行了解读。
“有新特点,但仍属治标不治本!倍苑⒏奈睦我┢方导郾3止刈⒌闹泄窖Э蒲г涸撼ぶ砘平ㄊ迹谌险嫜芯恐笞龀錾鲜銎兰。在记者采访中,多数专家对此表示认同。
本次降价出新意
分期分批调整,杜绝以同类未降价药替代降价药的现象
与以往不同,此次降价有三项新举措:一是首次明确分期分批调整政府定价药品价格的思路,并首选抗肿瘤类药品进行调价。以往降价是“撒胡椒面”式的,覆盖不同种类,因此,每次降价后,在同类药品中往往发生未降价药替代降价药现象。显然,分期分批这一思路力图对此进行弥补。
二是对于实际采购价高于500元的,最高加价额不得超过75元。一直以来,药品加成是刺激开高价药、大处方的主要因素,因为1000元的15%显然远远多于100元的15%。这一举措意在遏制这一利益的驱动,上限止于500元。
三是对于临床急需、价格低廉、疗效确切但市场短缺或断货的个别品种,适当提高价格。
仅有“降价令”还不够
需配套机制约束,更要管住医生的手
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王捷认为,虽然发改委规定,降价药品的实际加价率必须严格限制在15%以内。但是,“这话每次都说,在没有机制和制度约束的情况下,意义不大!弊一菇ㄒ椋Φ奔跎僖┢反映龀У揭皆夯蛞┑甑牧魍ɑ方,允许药厂直接面向医院或药店。
“解决看病贵,除了挤掉虚高的药价,更要看住医生开处方的手。”王捷认为,由于医患间信息不对称。在如何制约医生行为上,当前的制度是欠缺的。
“根据国外成功经验,医药分开和保险公司是管住医生的两个有效手段!蓖踅萁樯,在美国,医药严格分开,杜绝了医生想从药价中获利的可能;同时,美国的医保覆盖率高,医生行医要与保险公司签约,接受保险公司的监督和随时抽查,防止其不合理用药和医疗。医生违规一旦被发现,就很难有保险公司愿意与之签约,也就无法行医。
解决“以药养医”等体制性问题是关键
专家建议取消“以药养医”,对流通环节征税,直接补偿医院
发改委宣布降价前,同卫生部等八部门发布了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的八点意见。有关专家认为,“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相关体制建设和改革方面,透露出政府解决看病贵的一些思路。如改进药品定价方式,选择部分政府定价药试行从出厂环节定价格;对医疗器械价格进行必要干预;强化医疗保险对医疗费用的制约作用等,值得期待。
不过,黄建始认为,无论是药品降价还是“八点意见”,仍停留在单纯管制药价和医疗费用上!鞍说阋饧彼涠蕴逯莆侍庥兴婕埃母铩耙砸┭健、“医药分开”等一些更为关键的体制性问题并未提上议程。
为何取消“以药养医”举步维艰?专家分析,主要是担心取消后,谁来解决医院的补偿问题,单靠政府难以承受。对此,王捷认为,不妨换一种思路,考虑把医院从“以药养医”中获得的那部分加成前移,由国家对药品流通和零售业环节征高额税收,然后用这笔税收补偿非营利性医院,以及农村基层卫生机构。这样,既取消了“以药养医”,切断了医生违法行为的利益驱动,又利于推动“医药分开”。
本次列入降价范围的67个品种中,有23个过去是企业自主定价,去年刚列入政府定价范围!罢庠诙唐谀诳尚校釉镀谛Ч,似乎与国际上药品定价由市场决定、政府监管的通行做法,背道而驰。”王捷对此有所质疑。(王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