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日电 中国教育部对7岁—22岁城乡男女学生进行的体质健康监测显示,与几年前相比,中国学生多方面身体素质自2000年以来继续呈下降趋势。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在《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指出,营养好了,孩子的身体素质却在下降,这种状况令人担忧。当中国日渐强大时,龙的传人岂能虚弱不堪!
文章说,青少年的体质影响着国家的竞争力,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此话仍有现实意义。为了培养未来的一代,中国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却培养出了不少“胖无力”、“豆芽菜”。
文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却是应试教育仍在起着主导作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健康人格自然要以健康体质为基础。然而,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在中国教育内部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力量,以致无数父母告诫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必然导致扭曲的教育,扭曲的教育必然扭曲学生的身体与心灵。
文章指出,激烈的学习竞争、沉重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体质不断下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全国调查发现,中小学生的第一苦恼就是学习压力大,学习超时、睡眠不足的比例已达到70%左右。在应试教育盛行的情况下,不仅体育被挤得扁扁的,德育也几乎成了一种点缀。中国的未来将交给新一代人,但新一代中很多人却体质虚弱、脾气古怪、缺乏责任感、没有合作精神。这怎能不让人忧心呢,又怎会不影响到国家的竞争力呢?
文章最后呼吁,孩子的较量就是国家未来的较量,孩子的隐患也是民族未来的隐患。面对新世纪的国际竞争,高分“软骨”的孩子难以担当民族振兴的重任。我们不能片面理解“体育”,实际上体育不仅使人身体强壮,而且也是强心之育,是规则之育,是合作之育。显而易见,坚定有力地推进素质教育,把身体好确立为教育的第一目标,是保证学生体质健康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