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沙采访的日子,我们每天都被一些人和事感动着。晚上一闭眼睛,南沙官兵那一副副钢筋铁骨、一张张黝黑的面容,就不时地浮现在脑海里,而他们中一群特殊的人物更是常常触动我们的心弦。
登上南薰礁,得知礁长李军有个亲哥哥在永暑礁上,让我们颇为惊讶。李军说,尽管在一个部队服役,可是他们已经有半年没见面了。下午,哥俩在补给舰上见面时,久久地拥抱在一起。哥哥李大平是南沙守备部队的军医,此番是第10次守礁。1993年,李大平入伍来到某驱逐舰,与他一个车皮来的几个战友则上了护卫舰。当战友从南沙巡逻回来向他介绍所见所闻时,李大平顿时心生向往,萌生了去南沙的念头。1998年,当他从海军医高专毕业时,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南沙。弟弟李军从小就受哥哥的影响,加上中学时被“军中之星”龚允冲的先进事迹所感染,也对南沙产生了浓厚兴趣。1999年高考,本已超过高校录取分数线的李军得知南沙部队在家乡征兵,毅然选择了从军。如今,兄弟俩并肩战斗在南沙守备部队不同的岗位上,表现都很出色。
我们在永暑礁上见到了老军医邵昌发。这位来自解放军422医院检验科的主管技师,今年已经51岁,是南沙守礁官兵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位老兵从去年3月到今年3月,在礁上一守就是整整一年。这期间,尽管他的退休命令下达了,但却丝毫没有影响他在礁上的工作!暗笔,我知道自己快退休了,就打了报告,申请来南沙守礁。本来没有打算守那么长时间,但考虑到科里人手很紧,为了减轻科里的压力,我就多守了几次,这没什么的。”老邵说得很自然。守礁一年,让他最难忘的是过“50岁大寿”。礁上领导和战友们一起,为他加了几个菜、开了几个罐头,共同为他祝福,这让他非常感动。“尽管仪式非常简单,但这是我最难忘、也最有意义的一次生日。”老邵说。
见到“机电王”唐卫平,是在华阳礁的发电机房。当时,他正和几名战士一起,满头大汗地抢修一台发电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唐卫平就承担起南沙礁盘发电机、空调等电机装备的维修任务。这些年,他先后71次下南沙,累计天数1564天,是海军部队中赴南沙值班执勤次数最多的人。在素有高温、高湿、高盐“三高”之称的南沙,年平均气温达30度以上,相对湿度常年保持80%以上,关节炎、腰肌劳损、胃痛等“南沙病”时常折磨着他,但他一次次地主动要求上南沙,从来没有推辞过。从“高脚屋”上简易的“拖拉机”到现代化礁堡上高技术含量的发电机组,从空调、彩电到海水淡化器、冷冻储藏室,唐卫平修理的设备究竟有多少,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仅有文字记录的就达3004次。现在,不管哪个礁盘出现机器故障,只要唐卫平赶到,保证“手到病除”。
南沙的夜空明朗深邃,繁星点点。南沙的人物和故事,就像那闪烁的星辰,看得见,数不清。他们既特殊又普通,既伟大又平凡。他们扎根在天涯孤礁,忍受着孤独寂寞,用常年的默默守望,捍卫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用自己的无悔青春,践行着“业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不变誓言!(据解放军报;钱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