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泉州十二月二十六日电 题:侨乡泉州制造业“变脸”
中新社记者 林永传
侨乡泉州的经济“了不得”,闽省人都这么认为。产于闽省的在全国叫得响品牌的,泉州占了三分之二强,经济总量连续十多年稳居福建的首位。
然而懂经济的内行人看出来了,所有知名的泉州品牌都来自劳动密集型的民生产业:服装、鞋子、食品等等——支撑泉州经济多年高位增长的正是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制造、工艺制品、食品饮料五大传统产业。
这些看出门道的“内行人”中当然包括现任的泉州“当家人”——市委书记郑道溪。
二OO三年夏天,到任泉州代市长尚不足两个月的郑道溪在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即点出泉州的增长方式如果没有改变,将很快被其它城市超出。两年多时间过去了,郑道溪也从泉州市长转任市委书记。而这两年,泉州市民着实看到了泉州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看到了泉州制造业正经历着“变脸”。
做汽车、造轮船?许多做惯了衣服鞋子书包糖果的泉州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已快成为现实。
本月,泉州市政府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签订了经济技术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泉州投资建设一汽解放卡车改装车项目以及客车组装项目,项目用地六千亩,首期一千亩已全面开工建设。
此前的十月份,挪威AKER集团、新加坡泰山集团和泉州港务集团签订了国家大型船厂泉州船厂造船项目投资协议。其中一期项目预计总投资约三十亿元人民币,每年能生产十万吨级、十七万吨级货船、油轮及八千标箱的集装箱货轮十二艘,并兼容超级油轮和海洋工程船,年造船吨位达到一百四十八万载重吨的能力;二期项目完成后可建造三十万吨的超级油轮,年造船数十六艘,年造船吨位将达二百六十万载重吨。
而同属该船厂的修船项目已于去年全面开工建设,由新加坡泰山集团等投资八亿元,建设投产后,形成年修十七万吨散货船、十五万吨油轮等百余艘的能力。
两个项目完成后,泉州将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最大规模的船舶修造基地。
修造船和汽车制造还只是近年泉州培育成功的五大新兴产业中的两个,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和旅游服务三大新兴产业已对该市经济起了重要拉动作用。
由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和美国?松梨谑凸、沙特阿美海外石油公司投资上千亿元建设的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今年七月在泉州泉港区开工兴建,将形成年一千二百万吨的炼油能力,成为中国内地重要的石化基地。
泉州制造业“变脸”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发家”的产业,而是以信息化提升传统产业,让传统产业自身也在“变脸”。从该市产业集群的规划中可知:至二0一0年,该市石油化工、纺织服装两产业的产值都将超千亿元;建材、鞋业各超五百亿元;电力、电子、机械、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汽车配件、陶瓷、五金水暖八大产业各超百亿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