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已在香港落下帷幕。这让人想起了龙永图,想起了他关于入世以后“狼会来,但同时自由贸易也会来”的铿锵预言。然而,入世四年了,当初那些被龙永图的谈话吓得差点趴下的中国民族工业,不但没有被狼吃掉,甚至连狼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它们“奇迹般地存活下来”,并且仍然我行我素,靠着超低的劳动力成本,生产出全世界最便宜的商品。中国的老百姓也没能像龙永图说的那样,享受到自由贸易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他们照例用低于西方人N倍的收入,支付高于西方人N倍价格的进口商品。惟一的“好处”就是,进口商品也开始出现假冒伪劣和出口转内销了。
不过,聪明的中国人很快就在四年的磨砺中,总结出一条经验:要买西方货,不能在中国买;而要买中国货,也不能在中国买。比如中国一双做工精美、售价100元人民币的皮鞋,在西方卖价仅4美元;而一双在西方国家售价仅50美元的进口皮鞋,在中国却高达千元人民币以上。在法国买一把飞利浦电动剃须刀,只要20英镑,折合人民币不过300元;而在国内的大商场,同样品牌的剃须刀,你绝对找不到低于1000元人民币的。欧洲平均工资2000欧元,一个CD包200欧元;中国平均工资1000元人民币,一个CD包10000元人民币,其实CD也就相当于国内的一般品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粗放式外贸”模式造成的,国民的收入没有得到同步增长,再加上房子、医疗和教育3项大支出,造成内需严重不足,只有依赖世界市场,靠出口贸易增长GDP。一方面国内的出口商过度竞争、相互压价。他卖10美元,你卖8美元,我就卖5美元,这样“血拼”下来,不少商品的价格已经接近成本,有的甚至低于成本。另一方面,西方的商品在缴纳了高额关税后,又经过中国的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的层层加价,到了国人掏钱买的时候,自然就是天价了。
这种“贱卖贵买”的进出口模式,不仅让中国企业做“亏本生意”,而且在国际上还背负着“对外倾销”的骂名。面对国外的一次次反倾销,中国厂商不得不一再支付高额惩罚性关税,甚至退出历经千辛万苦方才占领的市场。
当然,中国的老百姓还是很厚道的,没有更多地计较当年龙永图许下的“入世好处”,因为据说龙永图也被人“忽悠”下去了。人们更担心的是,外贸的问题会不会有一天闹到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地步。中国“入世”四年,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提升太快。中国正式“入世”的2001年,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为44%;到今年已提升到了80%。如此之高的外贸依存度,已经对中国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
入世并没有带来国人希望的公平贸易,老百姓的担心可能不幸言中,现在到了对盲目追求顺差的举国出口体制进行反思的时候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冰点时评;周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