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系毕业生选择工作岗位时,仅有不到10%的学生选择了相应的社会工作,相当部分则进了机关、企业等单位从事“不对口”的工作,不少社工专业的学生觉得自己“就业前景太不乐观”了。
“学生在香港实习时单位都抢着要,很多机构对他们赞不绝口,但内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社工岗位编制,这会使社工专业的学生‘望而却步’!敝猩酱笱绻は抵魅温薰鄞浣淌诙源吮硎就锵。
2004年7月1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第九批国家职业标准,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标准正式公布,社会工作开始走上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据了解,社会工作的就业可以涵盖医疗、教育、社会问题、弱势群体等等方面,社工在社会上的需求量也很大,像民政部门、福利机构、残联,还有一些社区、街道等都有很多岗位适合社工就业,不少单位也需要具备社会工作这一专业能力的人来担任相关工作!霸诮值篮蜕缜ぷ饔懈蟮姆⒒涌占,可以真正和弱势群体进行沟通,工作容易出效果。”中山大学05届毕业生冯现这样告诉记者。
今年,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在扩招的大环境下招生人数增加到50多人。据了解,社工的培养费用很高,按照国际标准,社会工作专业至少要有800个小时的实习经验才能获得学士学位。中山大学聘请了香港城市大学的教授执教,并把学生送到香港实习。由于该专业在内地刚刚起步,而香港则是一个社会工作发展成熟并与国际接轨的地区,学习香港社工的经验,不仅能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容易与国际接轨,对于内地的社会工作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今年暑假,赴港当了一周“社工”的纪同学说,“香港社工前辈们都用‘内地第一批社工’来形容我们,但内地人对社工这个概念至今非常陌生,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其实它是一个社会组成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从中山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研究生毕业的冯博雅,现在广东工业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任教。作为03年广东省首届社工系的本科毕业生,冯博雅认为,社工这一新兴专业作为一门职业受到社会的“冷淡”,一方面是因为除了民政局等少数的单位之外,其他一些非政府机构组织发展得不是很完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毕业生们普遍认为,要能够从事与社工专业相关的工作“首先单位要有编制”。
“就业不对口并不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是一个必然的成长过程!敝猩酱笱缁嵫蹈敝魅魏亓⑵讲┦克,工资待遇低、工作受政策制约而无法顺利进行等这些情况是可以慢慢解决的。贺立平表示,因为这些学生都是实操性很强的专业人才,可能“太专业了也影响学生就业,因为学习过程中忽略了其他一些能力的培养”。目前,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
广州大学一位教授认为,当就业率成为评价高校的一个杠杆时,市场便很自然地成为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的导向。据了解,不少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学生的定向培养,以提高社工专业就业的“对口”率。从2003年开始,广州大学与市残联合作定向培养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这一批大学生毕业后将主要从事残疾人权益保障、残疾人福利政策、社区残疾人管理、社区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以及残疾人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尚属首创。
今年的毕业生虽然没有都从事一线社工,但不少学生表示,如果有合适的机会还是愿意做社工。现在在广州市白云区自愿戒毒所里工作的廖焕标则说“我这一辈子就是干这个了”。
对于以后的就业走向,社工系的教授们认为,“学生本身的意愿决定了就业的方向”。据悉,广州市民政局准备首先出台一个资格认证的暂行办法,逐步完善以后还要成立社工协会,使社会对社工这一职业的认识更加清晰。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林洁、陈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