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开埠至今虽然还不到190年,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已占人口近78%比率的华族,在漫长的建埠和建国历程中,因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公益活动和教育事业,不只为后代树立许多良好的典范,也留下无数弥足珍贵的文献和史料。这些文化遗产,既反映了华社的动态,增进华族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而更重要的是,也让华族追溯历史,认识到自己的文化根源。
一个可喜的现象是,从中华总商会到一些宗乡会馆,已越来越重视这些文化遗产的保存、整理和发扬。许多会馆所出版的特刊,则抛弃了过去有华无实、陈陈相因的编撰模式,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宗乡族人史料的收集、整理和叙述,通过珍贵的文献和照片,打开一条丰富的历史长廊,让华裔衔接文化源头,看到先人在新加坡这片土地上荜路蓝缕、建立家园的艰苦历程,也凸显华裔在兴邦建国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这些,不只有助于加强华裔对母族文化的认知和自信,也给华裔的年轻一代灌输良好的公民意识。
在目前华文水平趋于低落、华裔对母族的历史和文化认识浅薄的时候,这股清新的风气,事实上已为华社引进一股暖流,一方面彰显了华族克勤克俭、兢兢业业的精神,而另一方面则让人看到先贤办校兴学、施药济贫的义举。这些值得广为发扬的精神,正是新加坡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提升社会凝聚力所不能缺乏的动力。
难能可贵的是,有百年历史的中华总商会,至今仍完整的保存着自1906年成立以来所有的董事部会议纪录。这也是东南亚唯一保存百年的华人商会史料。这批珍贵的文献,除了是华社的缩影之外,也是华商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纪录,体现了华商关怀社会、关心族群的良好传统?梢运,这些长达百年的社会活动,在很大的程度上已为今天的新加坡和华社奠下巩固的基础。
但更值得珍惜的是,这批经历二战的史料之所以能够免于战祸保存至今,是在职人员不避生命危险全力;さ某晒6杂谡庋慌量嗲谰认吕吹奈南,除了须妥善保存之外,更应充分用于学术研究用途,让人对华裔历史有更深入的认识,才不辜负前人维护之功。最近,总商会已在国家档案馆的协助下,整理出600册档案,也准备同学术机构合作,进行学术研究,而中国几所大学的学术人员,对于中华总商会能完整保存这批文献既感惊讶,也深为赞赏。
在宗乡会馆的出版物当中,番禺会馆和澄;峁菟霭娴奶乜捕疾┑煤闷溃延胁簧俣琳呃葱疟泶锪怂堑脑廾。这些刊物之所以令人耳目一新,最重要的是它们所展现的是全新的风格,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文化、历史的含金量,并对编者认真的态度、重视史实的精神刮目相看。
华社重新认识历史、珍视文化遗产的风气或许才刚刚开始,作为华社的一分子,我们都应该给予支持和表扬,并希望这股风气能够继续受到重视。毕竟,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万古长青,正是华裔子弟无可推卸的责任。(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