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日电 题:中国民主的细胞很精彩
中新社记者 徐长安
始于二十世纪后二十年的一场变革正在影响今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它让人看到中国式民主发展的清晰轨迹。而今,得之于民间的这种民主经验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动力。
——中国基层民主的力量不可低估
庞东村,中国内陆陕西省一个收入富足的村庄。一九九八年底,庞东村和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第一次实现了村民推选自己的自治机构——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这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后的第一次实践,也是新中国以来中国农村村民民主自治在法律保障下迈出的第一步。
发轫与一九八○年代的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终在一九九八年蔚为大观,而在过去五年里,这些朴素的“草根民主”被发扬到更高更广的范围。中国三百多个乡镇开展了乡镇领导直选试点,公推方式产生候选人的做法在乡镇党委换届中得到普遍推广。村务公开等乡村民主经验拓展到中央党政部门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
而城市里,社区居委会、职工代表大会、股东大会、业主委员会、听证会等基层组织和形式,在维权、政策呼吁方面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春认为,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推动了今天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发展。
“基层民主的改善为政治体制宏观发展提供了基;基层民主锻炼了亿万人民参与政治的能力;从技术方面讲,基层民主为整个国家走上高度民主法制的轨道,提供了可操作的经验。”
——胡锦涛传递了两个重大信号
中共十七大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两度肯定了过去五年中国基层民主的成就:活力增强,制度更加完善。
用俞可平的观点来看,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就是一种“增量民主”:对已有民主存量的增加;在不损害人民原有政治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政治利益。
基于这种思想,十七大报告提出“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
刘春认为,胡锦涛除了肯定既定成就,更传递了两个重大信号。
“第一,报告提出发展基层民主,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透露出中国未来民主发展的着力点,就是着力从基层推进,而这一点,恰恰是中国民主发展既积极又稳妥、最可直接操作的层面。”
另一个信号是“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刘春说,“这个定调解决了长期以来基层组织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问题,基层组织不是政府单位,有效衔接两者关系就要界定政府公权力的范围;改变政府管理越位、缺位、不到位的状况”。
——基层民主是社会和谐必经之路
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讲师赖洪毅认为,当前的中国,民生仍是政治的重点,而民意已成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中央党校的刘春则认为,当下中国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在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也急切需要发挥基层民主的作用。
“和谐社会和基层民主是内在统一的,要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有基层民主!绷醮核担裰谟懈髦植煌睦嫠咔,他们争取自己权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基层民主,一个社会如果能保障民众充分发表主张,这样的社会才和谐。
他比喻说,一个组织微观的细胞有了活力,他的整体就有了活力。一个社会的基层有了民主,就能激发社会活力。
正鉴于此,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公民意识”和“表达权”。
党建专家甄小英认为,表达权是比选举权更大的概念,民众通过选票、媒体、讨论等都能表达自己的诉求!靶碌奶岱ㄋ得髦凑秤幸馊没忝裰饔懈嗟氖迪中问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