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四个月时间,政府的反腐风暴一度席卷那些与房地产圈保持着某种暧昧关系的权力角落。越来越多与房地产有关的腐败事件败露,使许多手握重权的地方高级官员接二连三落马。
尽管官商勾结和权钱交易已是不言自明的一种潜规则,但存在于房地产领域的腐败现象或许更加令人触目惊心。由于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密集属性,它又是一个利益密集型的行业。最开始的时候,房地产的发展基本上是由官员名正言顺地参与和推动的,比如新近审判的北京森豪公寓骗贷案件,有调查显示,最早运作这个项目的人不是开发商,而是银行内部的官员。他们既是准公务员,又是公司经理,利用职务之便,窃取银行的资金投入到自己的生意里去;褂懈苯拥南窒笫,许多体制内的机关组建了自己的开发公司,项目的运作全部借助体制内的便利来完成,这意味着,有更多的权力环节被拖入其中。
房地产市场并不属于社会资本,它只是权力资本的“牧场”。官商、官企现象的加剧给市场埋下了地雷。因为官员或者与官场接近者做生意,混淆了权力与经营的敏感界限,从而出现反复滥权行为,很容易就能实现对市场的操控,使社会总体财富向权力集中倾斜,各种资源的配比也会被扭曲,“权力-资本”型的富人不断被制造出来。
本世纪我国市场经济的步伐明显加快,社会资本在房地产领域开始表现出主导作用。但带着利益嗅觉的滥权行为向各个角落的延伸并没有被改变。市场是建立在以权力意志为核心的基础上的,它取决于权力个体对于利益获得的兴趣,如果不愿意,他们几乎可以摧毁一切。
房地产建设自始至终只能靠权力、关系等腐败方式来维系,银行贷款需要关系,拿地、批规划也需要关系,几乎任何一个环节,只要缺少足够关系就会功亏一篑。与房地产商合作的权力从来就没有从市场里退出过。
资本与权力的合作,导致了一种灾难性后果——政府的公信力被大大降低、消费者蒙受巨大损失。如果不被坚决查处,搞腐败的人几乎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与代价就可以做一桩零成本“交易”。迄今的每个房地产项目,其中任何一套房子每平米中可能都会含有一部份腐败成本——资本和权力的交易完成后,他们马上会将腐败成本打入房价,让消费者来填补。近两年来人们一直呼吁要公开房价成本,这不仅遭到开发商的反对,也受到权力机构的阻挠。如此强烈的反应,是因为除了各项可核算的成本之外,还有一项隐性的腐败成本不能示人。广东一位人大代表在今年早些时候提交了一件提案,旨在建议官方能够公开房屋成本价、实行购房指导价和最高限价。但这件提案遭到了最直接的拒绝。
反腐败和治理权钱交易是如此重要,如果腐败行为不被有效遏止或降低,老百姓将为此支付更多,市场将永无宁日。严重之处还在于,那种私下勾结的行径可能会使宏观调控承受全面溃败的风险,腐败本身就是阻挠调控的最大障碍,必然会削弱政策的执行力。
因此,我们的调控工作必须强化反腐败的工作力度,甚至一开始就应该使反腐败成为调控的一项重要目标。即便不能,也应该形成一种制约,例如出于稳定房价和平抑供需矛盾的需要,可以从限价和建设保障制度入手,避免更多人被拖入腐败黑洞。约束或惩;迫绮荒芗笆苯ⅲ苁屏锌赡芑嵘胝龅骺毓,异化调控方向。
。ɡ丛矗好咳站眯挛 作者:章剑锋)